由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及功能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一类疾病,称为中毒性肾病。由于这类疾病大多数均由药物毒性所引起,故又称之为“药物性肾病”。药物性肾病是药源性疾病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
1、肾脏容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原因
肾脏容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
肾脏血流丰富 肾脏的血液供应占全身的25%,而肾脏的重量只占人体体重的0.4%,故肾脏是人体内血流量最丰富的脏器。大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血液流到肾脏,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积较大 肾脏的这一特征增加了药物在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上沉积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药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毒害作用。
肾脏耗氧量大 肾脏组织代谢活性高,需要充分的血液和氧供应。在缺血、缺氧情况下,肾脏对药物的敏感性会增强,因此会增加产生药物性肾损害的可能性。
肾小管的逆流倍增机制 肾小管对水有重吸收作用,药物在肾小管腔内被浓缩,药物浓度升高并持续蓄积,进而引发中毒性肾病。
低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 原就患有肾病或肝病者,易因低蛋白血症,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降低,药物的游离部分相应增加,从而增加药物从肾脏的排泄量,造成肾损害。如患者肾功能不全,则会因某些药物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在体内蓄积,而引起药物性肾损害。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肾储备能力减退,且常存在潜在肾病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同时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发生感染,如用药不慎,极易发生肾中毒病变。
2、容易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
容易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7类。
(1)抗菌药物
几乎所有类别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肾损害。抗菌药物引发的肾损害有些与用药剂量不当有关,还有些与患者是否为该药的过敏体质有关。常易导致肾脏损害的抗菌药物如下:
●青霉素类 此类药物既可能造成肾小球损害,也可能造成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
●头孢菌素类 此类药物造成的肾脏损害以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
●氨基糖苷类 此类药品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该类药物较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更容易造成肾损害。
●其他类 除上述抗菌药物外,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也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2)解热镇痛药
感冒药、止痛药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这一类药物可能造成肾病综合征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该种情况肾损害的产生常常与过敏或者肾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3)化疗药物
如阿霉素、顺铂、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亚硝基脲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都具有肾毒性。
此类药物常常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移植患者等。临床上,医生会积极水化、碱化尿液,或根据药物浓度调整剂量等以减少药物肾毒性。
(4)利尿剂
所有利尿剂都可能诱发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其中,乙酰唑胺和氨苯蝶啶还可以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引发血尿和肾功能衰竭。
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利尿剂应用指征和合适的剂量、疗程,以减少该类药物肾损害的发生。
(5)抗高血压药物
在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都可能引起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并可能通过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造成肾功能衰竭。
对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的患者,长远来看,减少肾脏血流灌注,有减轻肾脏负担、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而对于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减少肾脏血流灌注,有可能会造成短期内肾功能恶化。
(6)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主要由含碘造影剂引起。使用非离子性、低渗性造影剂,或不含碘的造影剂,可减少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
此外,为预防造影剂肾病,还可以在造影之前进行充分水化,或在必要的情况下在造影之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7)中药
部分中药及其制剂也可能引发肾损害,如朱砂、雄黄等含重金属的矿物药,以及苍耳子、雷公藤等肾毒性较大的植物药。其中,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其制剂引发的肾损害最为常见。马兜铃酸肾病可以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3、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原则
防治药物性肾损害,首先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防止滥用或用药种类过多,并优先选择疗效好、肾毒性小的药物。其次,对具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要准确掌握其用药方法、剂量、疗程。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少其用药剂量或(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第三,对某些药物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并根据TDM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要及早发现,并及时停用肾毒性药物。如有可能,应努力争取机会增加药物的排出。
如已经发生药物性肾损害,要及时针对损害的不同类型,进行对症处理和对因治疗。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药物性肾损伤的原因,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