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隐匿性肾炎?
隐匿性肾炎又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据报道,本病发病率占普查人群的0.79%,是以轻度蛋白尿和血尿,无水肿及高血压且肾功能正常为特征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隐匿性肾炎危害
隐匿性肾炎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肾病,它初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引起人们的忽视,常见危害有:
1、易错失治疗:由于隐匿性肾炎的发生非常隐蔽,导致了该病不能被早期发现,大多数隐匿性肾炎因此而丧失了及时治疗,一部分患者在经过若干年后演变成为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2、引发高血压脑病 它多发生于隐匿性肾炎早期,起病一般较急,表现为剧烈头疼、频繁恶心呕吐,继之视力障碍,眼花、复视、暂时性黑蒙,并有嗜睡或烦躁,如不及时治疗则发生惊厥、昏迷、少数暂时偏瘫失语,严重者发生脑疝。神经系多无局限体征,浅反射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踝阵挛有时阳性,也可出现病理反射,严重者可有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已成为隐匿性肾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血肌酐**、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或无尿持续3-5天或1周以上,此后尿量增加、症状消失、肾功能逐渐恢复;
4、继发细菌感染 隐匿性肾炎时,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易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和尿路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感染,则应积极对症处理,以免引起原有病加重。
三、导致隐匿性肾炎原因
1、食物太咸:尤其是某些零食含的盐分太高,如吃一些炸薯片、方便面等会让人不断的吸收大量的盐分,诱发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隐匿性肾病。
2、操劳过度会导致会导致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发生下降,长期下去会导致隐匿性肾病。
3、糟糕的外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会造成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发生下降。
4、感染是隐匿性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咽炎、扁桃体炎等出现感染都会造成隐匿性肾病,感冒则是引发、加重隐匿性肾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5、常常憋尿。有些人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长时间的憋尿。尿液在膀胱储存时间太长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诱发隐匿性肾病。这类感染一旦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病人不但会发生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常见病症,还可能发展为慢性尿毒症。
6、饮水过少。如果太长时间不饮水,就会减少尿量,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会增加,临床随处可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
四、如何发现隐匿性肾炎患者?
隐匿性肾炎的患者,在初期经常出现蛋白尿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小便泡沫增多,且经久不散,或小便出现茶色或洗肉色血尿时,要引起足够重视,发现症状及时检查,早期发现,有赖于常规的体检,如尿常规、尿微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超声显像、尿路造影等相关指标来发现。
五、隐匿性肾炎患者如何预防?
1、生活中平时注意避免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补充优质蛋白,适当的补充营养,也可以吃一些保护肾脏的药物,避免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2、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感冒时,可服用药物缓解感冒症状,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注意劳逸结合;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作息规律,不晚睡、不熬夜;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诱发肾炎的因素,以免诱发肾炎;
4、使用某些药物前可先咨询医生的意见,许多药物对肾脏均有毒性,如造影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消炎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阿卡米星)及某些中药如雷公藤、关木通等。因此,隐匿性肾炎就诊时必须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的隐匿性肾炎,防止医生开出的药物损伤肾脏。
5、防治此病***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辩证论治,根据扶正祛邪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隐匿性蛋白尿者虚症居多,常责之脾肾之气不足,脾失统摄,肾失封藏,肾不摄精,精气外泄,可以采用中药健脾补肾固精法,运用黄芪、党参系列的健脾方药,并在健脾中佐以固摄之品,如芡实、金樱子、山萸肉等以达到消除尿蛋白的目的,治疗隐匿性肾炎的重点从肾脏的内部开始恢复肾脏的功能,采用清热解毒法,药理研究发现清热解毒利湿类药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供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隐匿性肾炎严重吗?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