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时,通常需要开始透析治疗。然而,何时启动透析治疗,须根据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当GFR<15 ml/min并有以下一个或多个临床表现时应行透析治疗,如严重消化道症状、心力衰竭、严重高血压、高度浮肿或严重电解质紊乱。
当GFR<6 ml/min/ 1.73m²时,无论临床状况如何,应开始透析治疗。高危患者,如糖尿病肾病,应早期开始透析治疗。
透析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胃肠透析、结肠透析等多种方式,但自己到底适合哪种透析方式呢?
一般来讲,腹透主要适合于建立血管通路困难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血液透析者、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婴幼儿或高龄患者及对残存肾功能保护有较高价值者。
血透在临床应用已经几十年,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技术,适应于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只有在出现严重休克、心功能衰竭或心律失常而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时,急性脑出血及其他严重出血等情况下禁忌进行。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利弊,对于体内水钠潴留较重者,进行血透较好。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管硬化,内瘘不易成功,选择腹透则较为适宜。究竟选择何种透析方式,应根据所患疾病及病情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