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威胁健康的疾病中,慢性肾病犹如一位 “隐匿杀手”,悄然无声地损害着人体的重要器官 —— 肾脏。据相关数据显示,慢性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其知晓率却令人堪忧,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毫无察觉,直至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才被发现。这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治疗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和成本。因此,重视慢性肾病筛查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每年的体检中应增加两项关键的检测项目:尿蛋白检测和肌酐检测。尿蛋白是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当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异常时,蛋白质就会漏出到尿液中,导致尿蛋白含量升高。肌酐则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血清肌酐浓度的变化能够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尿蛋白或肌酐指标异常,应及时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慢性肾病。
而对于一些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更为详细和深入的检查则尤为必要。高血压患者,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对肾脏的血管造成损伤,影响肾脏的正常血液灌注,进而引发慢性肾病。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和肾小球,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那些经常服用保健品或中药的人群也不容忽视,部分保健品和中药可能含有对肾脏有害的成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肾脏功能也会逐渐下降,更容易受到慢性肾病的侵袭。
尿常规检查是慢性肾病筛查的基础项目之一。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以及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管型等成分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病变。比如,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可能提示肾脏有出血性病变;若尿蛋白阳性,则可能是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信号。
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能够更***地识别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红细胞的来源。如果红细胞形态异常,多提示肾脏疾病导致的血尿;若红细胞形态正常,则可能是泌尿系统其他部位出血所致。
血清肌酐浓度的测定可以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般来说,血清肌酐值越高,说明肾脏的滤过功能越差。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清肌酐浓度容易受到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评估肾脏功能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或者结合其他检查指标进行判断。
肌酐清除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项更为准确的指标。它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肾脏清除肌酐的能力,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肌酐清除率的降低往往提示肾脏功能受损,对于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肾病虽然早期症状隐匿,但并非无法察觉。通过定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筛查体检,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肾脏的异常变化,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让我们树立起重视慢性肾病筛查体检的意识,为肾脏健康筑牢防线,远离慢性肾病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上一篇:慢性肾病:早筛早诊,守护肾脏健康
下一篇:蛋白尿患者的饮食指南